首届上海市中老年钢琴电视大赛
2014-12-26
69岁的刘阿婆走入首届上海市中老年钢琴电视大赛赛,刚坐上琴凳却忽然“轧”牢,不知如何下手。看到此景,评委老师悄悄坐到她身边,笑一笑,帮她翻起谱子。阿婆立刻找到感觉,琴声如流水般倾泻。弹完了最后一个音,她带着一脸灿烂笑容,向老师鞠了一躬。
上海“老琴童”近3万
原来,上海竟有那么多老人学钢琴。仅上海老年大学总部的习琴老人就有1200人之多,算上遍布全市的分校和自学者,这个数字保守算算也有2到3万人。今年老年大学钢琴班报名,凌晨3、4点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老人家何以热衷学琴?家住桂林路的李老伯说,孙子学了,我看着眼热,活络活络手指,弹着弹着就喜欢上了。还有更多老人表示,他们对音乐有兴趣,学钢琴和习字学画一样,日久可以怡情养性。上海琴童教育中心负责人则一语中的,老年钢琴不是一掷千金的文化高消费而是真正以兴趣为主的平民艺术,包括老年人自己的钢琴大赛,报名费也只有20元。
学费低廉考级不热
记者摸底调查,发现目前申城老人钢琴班一个学期(4到6个月)的普遍收费只有180到220元,这和一小时收费百元以上的琴童学费实在有天壤之别。原来,老人学琴大多图的是兴趣培养,不像琴童采取一对一的“精教”,一个老人钢琴班一般安排10到20个学生,“阳光”普照,收费低廉。
有意思的是,申城老人很少参加钢琴考级。上海音协举办的钢琴考级,每年报名的老年琴手只有百来人,与2万多报名琴童形成了鲜明反差。静安区老龄大学的老王说,老人手指机能退化,以考级的速度、技巧来要求,好像有点自我“摧残”;另一方面,老人学琴毫无琴童考级加分之类的功利目的,单纯得多。首届中老年钢琴电视大赛,尽管头奖重奖一台“海伦文德隆”钢琴,但几千个咨询电话中,很多老人问“可以不上镜吗”,表示“只要到现场弹一弹就好了”,不想搞得紧张兮兮的。
电视钢琴赛上,素不相识的老人互相搀扶,坐着轮椅的,因高龄行走不便的,都开开心心地登上舞台,快快乐乐地自我陶醉,很多人赛后还成了朋友。70岁的张大畏老人作了一首“学琴多快乐”的琴曲,他说:“头脑灵活,享受音乐,感悟人生,这是夕阳岁月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教材好弹好懂
钢琴大赛决赛评委监审蔡福华说,大赛中,专家们发现老人用的大多是准音乐学院的教材,从技巧、指法、节奏各方面来看,对老人都有点“超负荷”。对于渴望享受琴声的老人来说,教材也应更人性、更温馨。大赛结束后,将成立全国老年钢琴教材编委会,编写好听、好弹、好学、好懂,连谱面、字号都专为老人量身定做的“夕阳”钢琴教材。
解放日报 伍斌